Language

“种草”、“测评”实为“推广” ,警惕网络测评中隐藏的法律风险

作者:曲淼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型的消费模式,也加速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大量的第三方“测评”博主、“种草”机构应运而生,内容涵盖美妆、数码、美食、服饰等各大领域。第三方测评似乎更能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更具有代入感,“买前看测评”已成为不少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

然而在行业参与主体的良莠不齐、标准的缺失及监管的缺位的前提下,“测评”、“种草”视频或文章的制作与发布者为追求更多的“流量”、更高的收益,往往将测评当作营销工具,看似公平的第三方测评实质上却与产品厂家进行了利益绑定,更有甚者在未实际购买、使用过的情况下发布虚假的测评结果和有失公平的言论。这不仅为测评发布者和制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更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结合杭州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老爸评测”)诉广州市优测终享科技有限公司(“小红花测评”)一案,从法律的观点出发浅析真实测评与商业诋毁的界限。

 

案情简介:

告“老爸评测”、被告“小红花测评”均系民间评测机构,在微博、抖音、知乎、小红花、哔哩哔哩等网络媒体均拥有大量粉丝群体。“小红花测评”、陶某从2021年4月开始发布关于“315打假老爸评测”的系列文章以及短视频、直播,指出“老爸评测”“虚假评测、制造恐慌、误导粉丝、以次充好,并推荐、销售违规有害产品”等问题,涉及内容包括魔术擦、乳胶床垫、儿童湿巾、免洗洗手液、戴可思系列产品以及对“老爸抽检”流程的评测等。老爸评测”及其创始人魏文锋遂向杭州铁路运输法院提起商业诋毁的诉讼。“老爸评测”认为,上述视频、文章和直播在内容上严重违背了事实,系虚假的、误导性言论,极易导致消费者对其及其销售的产品产生质疑,对“老爸评测”的测评能力产生否定评价,故要求两被告立即停止一切针对原告的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连带赔偿200万元。

“小红花测评”答辩称:1.“老爸评测”关于魔术擦、乳胶床垫、儿童湿巾、免洗洗手液、戴可思系列产品以及对“老爸抽检”流程的评测等视频、文章和直播存在诸多虚假或误导信息,“小红花测评”对其进行质疑、批评具有充分依据;2.“小红花测评”对“老爸评测”进行质疑、批评,并非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商业竞争利益,而是为了进行同行监督。

杭州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宣判后,原告“老爸评测”及被告“小红花评测”、陶某均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杭州中院经审理认为:

1.“小红花测评”、陶某指出“老爸评测”关于魔术擦的实验方法和标准有误确有客观依据,并无断章取义、宣传渲染、误导性解读,故不构成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

2.“小红花测评”、陶某指出“老爸评测”宣称物理发泡比化学发泡的乳胶制品好,仍在购买链接中向消费者售卖化学发泡的乳胶制品是“以次充好”,该言论属于对被评论对象进行监督评价的范畴,未明显超出必要限度,不构成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

3.“小红花测评”、陶某检测出KidsBliss免洗洗手液存在“苯扎氯酸”,且PH值呈强酸性,指出纯植物杀菌不科学,并非认为“老爸评测”检测的KidsBliss免洗洗手液不是纯植物杀菌,故被控言论具有客观依据,不构成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

4.“小红花测评”、陶某关于戴可思驱蚊喷雾、戴可思免洗洗手液、戴可思婴儿金盏花护理面霜的评测所进行的评价系对商品的片面比对,构成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

5.“小红花测评”、陶某在“315打假老爸评测” 视频中“验厂的意义仅限于生产设备、厂房这些”言语片段仅是双方出于不同视角对同一事件的争议,尚不足以构成误导公众;

6.“小红花测评”、陶某关于“小红花测评”直播内容中“项目造假”“故意地忽悠消费者”等部分言论,并无证据证明其真实性,故构成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

二审法院最终判决如下:“小红花测评”、陶某发布的关于戴可思系列产品评测及“小红花测评”部分直播内容构成商业诋毁,应删除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知乎、小红书、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等渠道上的被诉侵权信息,同时消除影响,赔偿“老爸评测”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0万元。同时判决驳回“老爸评测”其他诉讼请求 [1]。

 

法律分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如测评方与产品/服务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测评方通过测评方式编造、传播关于竞争对手的误导性信息或测评内容中存在一些侮辱贬损性的字眼则很有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诋毁。

实践中,法院通常结合实际情况以以下几点标准来判断是否构成商业诋毁:1.侵害商誉的行为人与被侵权人之间是商业竞争对手的关系;2.侵权人主观上是否存在毁损被侵权人的名誉之后达到自己占领市场的目的;3.造成被侵权人的服务对象、消费者、客户对其商业信誉的错误评价,进而影响到这些服务对象、消费者、客户与被侵权人的商业交往;4. 涉诉行为与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用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如上述案例中的被告人“小红花测评”曾在直播中有过如下言论:“说实话我很少去看他的东西,他的东西没什么营养,他的这些测评文章没有什么营养”、“我们现在就是在做测评啊,我们既测评产品,也测评做虚假产品、做虚假测评的人”。一审法院认为,上述评论内容属于被告“小红花测评”原告“老爸测评”测评内容的客观评价,并未带主观贬义色彩,更多地是一种对测评方式、测评内容不科学、不合理的评论,未给消费者带来误导。但针对其“魔术擦,某爸救了我啊,他就是靠这些套路嘛”、“不管魏老爸对不对,他卖的东西太黑心了”等言论,一审法院则认为被告使用了不恰当的使用概念,片面陈诉事实,例如“太黑心”“有毒”“套路”等词语,使得相关消费者极易产生不准确的认识,对被侵权人商城的商品产生不良印象。上述陈述足以使相关消费者对相关商品产生误解,影响消费者的决定,并对竞争对手的商誉产生负面影响,损害竞争者的利益,因此一审法院将上述言论应认定为误导性信息[2]。

由此可见,区分商业诋毁与正当商业评测行为的边界在于评测内容是否具有客观依据。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不要求信息本身是无中生有的,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信息本身是真的,虽然这些信息看似并不足以直接影响到普通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客观上却会误导普通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信用作出负面评价[3]。若缺乏客观依据的支持,则评测行为可能逾越合理边界,构成商业诋毁。

但目前我国的产品测评行业并无严格的行业标准,许多产品本身也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去判断产品本身是否合格,此外,如化妆品类、食品类产品本身的使用效果或体验就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难免会导致一些测评内容或结果的存在争议。被评测者对于他人对在合理范围内的评测有一定的容忍义务,只要不存在侮辱贬损、恶意攻击或误导,即使评测措词有失妥当,也不应就因此判定其构成商业诋毁。

结语:

2023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对12大平台350家“第三方测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 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2. 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4.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4]。

测评不应成为破坏公平竞争的伪装,除加强公权力机关对此类问题的监管外,各类测评机构、博主更应时刻保持职业操守和诚实信用的精神,不做超出正常商业评价范畴的言论,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客观、有价值的评价信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作为消费者也要提升辨别能力,防范各种虚假、过度宣传的测评带来的自身权益损害。

 

参考文献:

[1]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浙01民终1222号判决书

[2]杭州铁路运输法院(2021)浙8601民初1052号判决书

[3]李扬:《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年出版,第251页。

[4]中国消费者协会《“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研报告》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999999
    2024 - 09 - 13
    作者:金涟伊为确保药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设立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溯源制度等配套制度,同时,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行为,国家依法予以处罚,确保落实药品安全。处罚手段中,“没收违法所得”是最常见的处罚方式。 实践中,药品案件的违法所得应当如何确定? 对于该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于2007年2月8日作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违法所得”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法[2007]74号),批复称,一般情况下,《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的全部经营收入”。《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七条(对应2019年修订后的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中收取的费用”。《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对应2019年修订后的第七十五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 如参考以上批复,对于药品案件的违法所得可以有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即以全额计算。此种计算方式可称之为“全额说”,是将违法所得等同为涉案产品的销售收入,计算违法所得时不扣除合法成本或税收。此种计算方式带有惩罚性,当事人应当承担超过其获利的处罚责任,其投入成本越高,惩罚性越明显。 第二种是对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的情况,即“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此种情况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无主观违法恶意,适用惩罚性处罚手段显失公平,因此违法所得以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进行计算。 此外,不论以何种方式计算违法所得,都应当排除应退赔的部分。行政处罚法第...
  • 点击次数: 1000010
    2024 - 08 - 30
    作者:陈巴特朋友张先生今年年初入职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技术主管一职,因工作需要,常常受公司安排出差,而且通常在周末夜间乘坐夕发朝至的火车卧铺,出差时间也通常连续长达十天半月,期间必然经过双休日,有时甚至经过法定节假日。但是,公司从未向其支付加班工资。张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其始终认为,被安排到外地出差的在途时间,以及双休日仍出差在外,属于自己的时间却不能由自己支配,因此应视为加班。近日,张先生约我“喝茶”,我义务为其解答后,张先生释然,果断放弃了申请仲裁的计划。张先生的疑虑,或许正是很多劳动者困扰的问题。那么,当出差遇到休息日,究竟算不算加班呢?一、加班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加班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按照用人单位的安排进行的工作。包括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或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工作。认定加班需要有特定的工作内容为支撑。对加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加班司空见惯,已然形成“加班文化”。适当的加班,对用人单位的经营发展及劳动者收入的提高,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超时加班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不相符,与国家提倡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也脱节。如果劳动者加班后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则其合法权益将会受到侵害,用人单位也违反了法律规定。 二、休息日出差在途,算不算加班?加班的本质是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进行额外的工作,需要以特定的工作作为内容支撑,并非单纯的时间经过。出差在路上的时间,主要是乘坐交通工具,如同正常上下班在路上的耗时,都是为下一步工作而进行准备的时间。期间劳动者如未实际进行工作任务的执行,也没有产生具体的工作成果,仅有时间的消逝,则并不满足加班的这一认定条件。况且,出差在途期间,劳动者虽然不能自由支配时间,但仍可以照常休息,如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可以休息或从事个人活动,...
  • 点击次数: 1000006
    2024 - 08 - 23
    作者:常春引言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专利权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保护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而不涉及工艺或方法。然而,在实际的专利申请和审查实践中,部分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中引入了方法特征。这种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讨论。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和法律规定,探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是否可以引入方法特征,并对这种引入是否符合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立法初衷进行详细探讨。一、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及方法特征的引入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不同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不保护制造方法、使用方法等工艺过程。这一限定决定了实用新型专利在权利要求撰写时,通常不会涉及方法特征。然而,在实际申请中,一些申请人为了强调产品的创新性,往往在权利要求中加入方法特征,试图通过这些特征对产品形状或构造的创新性进行补充说明。这种情况尤其在涉及产品制造工艺与产品构造密切相关的领域较为常见。二、引入方法特征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分析尽管方法特征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但在权利要求中引入方法特征并非完全无效。关键在于方法特征是否会对产品的形状、构造产生影响。如果该方法特征能够使产品具有特定的形状、构造,则在新颖性、创造性判断中,这些特征仍然可以对权利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例如,(2019)最高法知行终133号案。该案件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中包含了生产该建筑构件的方法特征。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时指出,虽然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包含方法特征,但这些特征必须对产品的最终形状、构造产生直接影响,才能在专利保护范围内予以考虑。如果方法特征只是工艺流程的一部分,而未对产品本身的形状、构造产生实质性影响,则这些特征应当被排除在新颖性和创造性判断之外。再例如,(2017)最高...
  • 点击次数: 1000003
    2024 - 08 - 16
    作者:王辉近年来,随着竞业限制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竞业限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实务中又颇多争议。下文就对竞业限制领域常见问题以“一问一答”形式进行归纳、提炼,望能对无论是企业还是打工人有所助益。一、什么是竞业限制?  有关法律法规并未对竞业限制有明确定义。但具体来说,基本可以归纳为: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约定在与该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自行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及第二十四条。二、用人单位可以与哪些人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践中,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及劳动者任职情况与那些确实或有条件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而不应盲目与所有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徒增用工成本。三、竞业限制的期限可以随意约定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即可。其中,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超出两年的期限部分无效。四、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标准是多少?有约定从约定。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或者单独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补偿金标准的,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若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具体法律依据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0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