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电子证据研究系列之三:可信时间戳、区块链简述


使用“可信时间戳”与“区块链”取证的电子证据,以其可信度高、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几年在法院审判中特别是涉网业务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各地法院对可信时间戳和区块链也基本予以认可。下文,笔者将分别对可信时间戳和区块链方式取证存证进行简要介绍。

一、可信时间戳

可信时间戳是时间戳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种第三方服务,将我国法定时间源和现代密码技术相结合,利用哈希算法将处理电子文件时的精确时间嵌入文件编码中,从而形成不可改动的时间记录,以此证明数据电文在某一时刻存在的真实状态。

时间戳是数据电文经过两次哈希运算后的结果,由于在第二次哈希运算时连同可信的时间源一起进行运算,因此称为时间戳。举例说明,例如著作权人在网上发现了网站未经授权发布了其享有著作权的文章,权利人此时就可以利用合法手段对该网站进行截屏、录屏等截取操作,进行证据的固定。同时在取证的过程当中,使用时间戳对取到的证据进行固定,这个时间戳就可以充分证明在取证时,该侵权文章确实存在于该网站之上,并且权利人没有且不能对相关取证页面进行篡改。取证完毕后,即使网站删除该文章,也可以证明侵权事实的存在。

1、可信时间戳取证及固化保全

可信时间戳的取证适用于各类涉及互联网的电子证据取证、如网页、电子邮件、网络图片、音频、视频影像、软件代码、文字、微信、微博等需要固定电子证据、防止证据灭失的场景。

根据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1]发布的《可信时间戳互联网电子数据取证及固化保全操作指引》,可信时间戳固化取证需要依据以下操作步骤进行,以保证能在事后举证所固定电子证据的真实来源和内容。时间戳服务系统的取证步骤如下:

(1)在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tsa.cn上注册为用户,并登陆该网站的取证系统。

(2)运行电脑中安装的屏幕录像软件进行录像,且同时使用外录设备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录像。

(3)用户对自己所用的取证电脑及操作环境进行清洁性检查,具体检查步骤如下:①使用杀毒软件、安全卫士进行杀毒;②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程序与进程;③在360浏览器的Internet选项中删除历史记录;④在360浏览器的Internet选项下的”链接”中点击”局域网”设置,以保证没有连接代理;⑤检查hosts文件,以保证取证电脑未经人为篡改系统、未被连接到虚拟网站;⑥在命令窗口输入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地电脑IP地址,以保证取证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真实性;⑦在命令窗口输入ping+目标页面域名,以确认目标页面IP地址,保证接入网站的真实性;⑧在命令窗口输入tracert+目标网页域名,以确认连接到目标页面网络服务器的路径,保证接入网站的真实性。

(4)固定证据,具体步骤如下:①查看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②通过搜索引擎进入待取证网站,查找并截屏保存待取证页面及查看网站ICP备案等信息;③登录时间戳网站http://www.tsa.cn,将截屏保存的页面压缩包申请时间戳,并进行验证;④结束录像前再次查看时间戳网站显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⑤录像结束后,将屏幕录像文件(avi格式)、录像机录像文件(MTS格式)分别申请时间戳并验证。

如果原告采用可信时间戳取证,那么原告的证据清单通常关于时间戳的证据有三份:取证、申请可信时间戳证词及截屏,取证及申请可信时间戳屏幕录像(DVD光盘),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另外,有些原告会提交可信时间戳的说明性文件以及操作指引,用以说明取证过程。

2、可信时间戳取证的优劣及案例

优缺点:可信时间戳安全保密较高,时间戳认证过程中,用户无需上传电子数据,能防止信息泄露。同时时间戳价格便宜,每个电子数据认证,如网页认证只需10元,维权成本低。再次,使用方便,按照操作指引,可以通过API接口、网页、应用程序、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取证存证。

但可信时间戳的操作方式较为繁琐,专业度较高,流程和操作要求严格,非专业取证存证人员无法很好地掌握该取证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典型案例:

案例一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济南众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中((2018)鲁民终1608号),法院认为“以可信时间戳作为保障电子数据原始性的技术手段,按照规范操作流程对取证计算机及网络环境进行安全性和清洁性检查后,对整个取证过程全程录像记录并对录像文件申请可信时间戳认证。采用该取证方法可在事后追溯取证过程、方法及内容,形成完整证据链。因此,严格按照该操作指引对相关电子证据进行保全固定的,如无相反证据,其所固定的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可以确认。”

案例二:华盖创意(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诉北京华恒汉方制药有限公司侵权案是北京北京首例使用时间戳固定证据案件。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认定,使用可信时间戳认证的电子证据是未经篡改的,具有真实性。

以上案例中,法院之所以可以认可这种取证方式,不仅仅是因为可信时间戳的认定时间是由是我国法定时间服务机构——国家授时中心提供的,而在于当事人对运用“可信时间戳”取证时将证据保全过程与时间戳认证相结合,弥补了单个网页截屏图片的真实性无法直接认定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达到网页截屏图片与上传进行可信时间戳认证的图片一致对应,大大提高了这种方式下取证的可信力。

二、区块链存证

1、区块链取证与存证现状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创造一种公开透明、可验证、不可篡改且可追溯的技术体系。这些特性极为契合电子证据存证的需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区块链存证简单理解为区块链技术与电子证据的结合,其核心是实现“去中心化”。区块链存证,不再借助一个中心化的机构,也就是脱离公证机构和第三方电子存证机构。区块链存证依靠区块链算法本身的技术特性(共识机制以及去中心化存储技术),在不需要第三方机构出具证明的前提下,打通司法、公证、审计、仲裁机构的信息通道,从数据来源到证据固定和加密保持,数据全链条每个节点都有存证可供随时取证,保证了数据的防篡改度和可信度,达到存证信息具备法律效力的结果。

目前司法区块链在互联网法院的应用:

法院

成立时间

区块链技术应用

杭州互联网法院

2017818

司法区块链

北京互联网法院

201899

天平链(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网)

广州互联网法院

2018928

网通法链(区块链存证系统)

 

互联网法院的司法区块链,本质上是联盟链,法院、公证机关、鉴定机构、第三方存证平台都可接入这个联盟链之中,从而成为区块链应用规模最大的试验之一。

无论是杭州互联网法院首例以区块链技术存证的案件,还是杭州互联网法院的电子证据平台,严格意义上讲,只是解决了电子证据的存证问题,并没有解决电子证据的取证问题。如何把电子数据从它的生成、传输、存储到最终的提交,整个环节做成可信赖的真实的电子证据,还有待思考。 

2、区块链取证与存证优劣与案例

优缺点:区块链存证的优点和时间戳存证类似,都具有安全、便捷和成本低等优点,缺点是目前区块链证据的效力未得到普遍认可,仅在一些个案中得到认可,并且区块链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

典型案例:

案例一: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2018)浙0192民初81号)。该案的特别之处在于,原告借助保全网平台,对侵权网页进行取证。

杭州互联网法院主要从三方面认定电子证据的效力:(1)存证平台的资质审查;(2)侵权网页取证的技术手段可信度审查;(3)区块链电子证据保存完整性审查。第三方存证平台网站合法运营,通过可信度较高的谷歌开源程序进行固定侵权作品等电子数据,且该技术手段对目标网页进行抓取而形成的网页截图、源码信息、调用日志能相互印证,可清晰反映数据的来源、生成及传递路径。法院认定由此生成的电子数据具有可靠性,可以作为认定侵权的依据。

通过仔细分析发现,这个案例中的所谓区块链存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存证,其本质是通过电子存证平台保全网抓取侵权证据,然后将相关页面及调用日志的压缩包进行哈希运算得到哈希值上传至公证通区块链和比特币区块链中。在第三方电子存证的技术(如运用可信度较高的自动抓取程序进行网页截图、源码识别并对上述电子数据进行了存证固定)已经能够基本保证证据自形成之时就不被篡改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只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一道“防盗门”。

案例二:2020年7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并判决了全国首例非互联网法院涉司法区块链证据的案件,审判主要依据2020年5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在该案中,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平台提交的区块链方式存证的电子数据,是合同签约、履约过程中生成的交易信息及数据,且同步存储于司法区块链平台,属于证据形式中的电子数据,认可了该区块链证据的真实性。根据区块链证据与平台保存的其他电子数据的证据文本和截图信息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能证明平台的主张事实存在,支持了平台的诉讼请求。

(该平台提交的电子数据存证于司法区块链平台(最高人民法院主导搭建运营的全国性区块链存证平台),简称司法链,网址:https://sfl.court.gov.cn



[1] 国家授时中心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是按照国内外相关时间戳技术与服务标准,根据我国可信时间戳服务体系规划由国家授时中心负责建设的我国权威第三方公共可信时间戳服务机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二章第五条的的有关规定,申请了国家授时中心可信时间戳的数据电文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1000007
    2023 - 11 - 07
    作者:张琳在交通事故中,如受害方的车辆为经营性车辆,如出租车、长途客车、货运车等,在车辆损坏后,不仅会产生车辆修理费用,还会产生停运期间的经营损失。对于该停运损失,责任方是否应当赔偿?如应当赔偿,是否可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对于上述情况,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作出了明确规定:“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虽然上述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理解和执行上的不统一。笔者拟结合几个案例针对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案例简介案例一:郭某与赵某、某财保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参见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23)京0101民初32号一审民事判决书)郭某向法院起诉,请求赵某赔偿车辆维修期间的营运损失9000元(600元/天×15天)、交通费,某财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法院查明,2022年某月某日,赵某驾驶的A车与郭某驾驶的B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损坏,无人受伤,交警部门认定赵某全责。郭某系网约车司机,某财保公司已赔付了修车费。法院经审理认定,郭某主张的停运损失属于间接损失,不属于交强险和商业险的赔偿范围,郭某要求某财险公司理赔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赵某负全责,应赔偿郭某合理停运损失;停运损失的具体数额,结合车辆停运时间、郭某运营成本、运营能力、运营收入等因素确定;郭某主张的15天维修天数超出合理期限,结合郭某车辆损坏程度和维修项目,酌定为8天;综合考虑事故车辆受损、停运、运营行业收入水平等因素,酌定郭某合理停运损失为300元/天...
  • 点击次数: 1000005
    2023 - 10 - 30
    作者:刘艳玲              商业秘密有三个构成要件:一是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二是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三是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概括地说,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即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 技术秘密纠纷案件由于其技术复杂性、案件背景复杂性和有效证据取得性等原因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属于较难的案件。权利人主张被诉侵权人侵犯自己所有的技术秘密,权利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和理由:第一,明确其技术秘密的内容,通常需要细化固定和明确其主张的技术密点;第二、举证该技术秘密具有商业价值;第三、被诉侵权人持有的侵权信息;第四、被诉侵权人持有的侵权信息与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构成实质上相同;第五、被诉侵权人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中所列的侵权行为之一。首先,技术秘密内容的查明作为商业秘密的确权基础就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本文结合现有裁决文书对技术秘密纠纷中技术密点的分析和认定进行讨论。  【案号】(2015)闽民初字第152-3号民事裁定书和(2020)最高法知民终385号二审民事裁定书[汕头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北大方正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方兴化工有限公司等其他侵害商业秘密纠纷] 【一审基本案情】汕头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汕头海洋公司”)主张其系S.O.E第二代聚苯乙烯成套工艺、装备专有技术许可的所有权人,并将该专有技术许可给了泉港海洋公司使用。后泉港海洋公司的资产经司法拍卖后归被告之一方兴公司所有。为能启动生产,方兴公司在原泉港海洋公司部分高管和技术骨干尚未解除劳动合同并负有保密和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
  • 点击次数: 1000005
    2023 - 10 - 16
    作者:陈巴特基本案情2022年8月22日,原告宗某某到被告某保健品经营部所经营的店铺购买燕窝,支付价款5000元。原告称其在准备送人时发现涉案产品“燕窝”外包装标签仅仅标注了产品名称,未标注配料表、生产日期、执行标准、保质期、储存条件、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编号、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属于无证生产、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遂依据《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将被告诉至人民法院,请求:1、被告支付原告货款损失5000元;2、被告支付原告十倍赔偿50000元;3、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被告某保健品经营部辩称涉案产品“燕窝”属于食用农产品,并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原告购买产品后立即举报、索赔,属于典型的职业打假人,不属于正常消费者,不应适用《食品安全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原告进行保护。代理意见在审理中,法院总结了本案的几个争议焦点问题,原被告双方及代理律师紧紧围绕焦点问题展开举证、质证、辩论。法院为查清案件事实,亦依职权进行了必要的调查。1、原告宗某某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知假买假”的职业打假人。原告宗某某在本案中究竟是普通消费者,还是职业打假人,这一身份的认定对本案审理至关重要。通常,产品外包装标签肉眼可见,相关信息是否标注,购买人一看便知。宗某某在购买涉案产品时,必然明知涉案产品外包装标签上没有配料表、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等各项相关信息,其仍然购买,显然是“知假买假”。宗某某购买涉案产品不是为了生活消费的需要,其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条款牟取不当利益,其为职业打假人。为证明这一主张,被告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宗某某近年来十多起购买食品、药品后,以所购产品是“三无产品”为由,向经营者主张十倍赔偿的案例,并提交法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法院在审理中,依职权检索了关联案件,检索结果为:2023年1月以来,宗某某在法院所在省内十数个法院起诉共有19起案件,...
  • 点击次数: 1000006
    2023 - 09 - 15
    作者:赵丹青在商标实务中,对于将与他人在先登记、使用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字号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文字申请注册为商标,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的,可以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主张系争商标对他人在先字号权的损害,要求将系争商标不予核准注册或者予以无效宣告。 若是反过来,将他人在先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应当如何进行维权呢?下面,我们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 案情简介 台联良子公司于2004年注册“良子”商标,核定使用在第44类服务上,即蒸汽浴室;按摩;公共卫生浴室;美容院;修指甲;高级理发店。台联良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于2005年、2006年均被授予全国“百佳诚信单位”“2005年中国十大行业隐形冠军”。2015年,良子获得创新医疗大赛180+项目,2016年获得中美健康峰会100+项目。《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台联良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20年,足间道良子公司成立,曾用名北京阿丽良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变更为现名称。经营范围包括健康咨询服务、体育健康服务、生活美容服务、足浴服务等。足间道良子公司在其店铺招牌、靠垫、毛巾、前台等处均突出使用“足间道良子”标识。台联良子公司发现上述行为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分析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本案中,台联良子公司涉案商标核准注册服务包括第44类的按摩、洗浴、美容理发,结合足间道良子公司经营范围、店招、店内装潢及宣传材料,足间道良子公司提供的是与涉案商标核定服务项目类似的按摩及足浴服务,两者服务类别相同。足间道良子公司未经台联良子公司许可,在经营场所的店招突出使用了与上述注...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0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