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企业如何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并保留使用证据

1



商标专用权


我国商标专用权采用注册制度,即企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注册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最终核准注册的商标,企业才拥有该商标在指定使用商品服务项上的商标专用权。例如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可查询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最早申请注册的商标为1994年6月29日申请的第842782号“企业如何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并保留使用证据(華為)”商标,核定使用在“程控交换机”商品上,该商标的注册公告日期为1996年5月28日,已经过两次续展,商标专用期限从1996年5月28日至2026年5月27日。此商标专用期便代表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程控交换机商品上享有“華為”商标专用权,有权在程控交换机商品上使用该商标并使用注册商标®标志,并有权禁止他人在程控交换机商品上使用华为商标。


为了更好地保护华为品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陆续又在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讯导航设备等商品上申请注册了数枚华为商标,并获得了相应的商标专用权。



2



商标使用




商标获准注册后,商标注册人及被授权许可使用人便可在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上使用该商标,并可自愿使用注册商标®标志。在商标使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商标或使用商品服务的更改


商标注册后,企业很可能会根据业务调整而变更使用的商标样式,或扩展商标使用的商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根据商标改变的情况提交新的商标注册申请。


(1)在商标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不必提交新商标注册申请对新商标进行保护,例如,原注册商标为“企业如何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并保留使用证据(華為)”,是繁体字图样,随着市场变化,企业在实际使用中的商标更多是“华为”简体商标,但从繁体变为简体的使用方式仍未实际改变该商标。但需注意,如果企业未注册“华为”简体商标,就不得在“华为”简体商标上使用注册商标®标志。


(2)在实质性改变商标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提交新商标注册申请,例如曾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夏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智能通讯终端手机、家用电器等方面具有强大实力,该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在多个类别上申请注册“厦新”商标,并获得了较大知名度。而到了2000年,企业为了品牌发展,将“厦新”品牌升级为“夏新”,同时也没有忘记将新商标“夏新”进行全面注册保护。


此外,该公司不光在其核心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类别上注册夏新商标,还在其他全部类别上提交了新的申请,为未来的产业升级市场开拓打下了坚实基础。


注册商标如不使用在核准注册的商品服务上,属于冒充注册商标,是商标违法行为。


2.商标的许可


商标注册人有权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该许可应当在许可合同的有效期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备案,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公告。商标使用许可未经过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3.商标的积极使用及维护


企业注册商标后应当积极使用商标,可在经营活动中,在交易文书、经营场所、媒体宣传等处注意突出注册商标标识,并注意不应改变商标的形状。


此外,如发现有他人侵犯企业商标权益,应当对其采取行动,注意保护商标专用权,否则注册商标有可能因成为通用名称而被撤销。



3



商标的使用证据




商标注册公告后,商标注册人便应当积极使用该商标,若注册商标在注册后连续停止使用满三年,则任何第三方都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该注册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要求商标注册人提供商标使用证据,如商标注册人无法提供商标使用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符合要求,则国家知识产权局会撤销该注册商标。



商标使用证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商标使用证据上应当能够体现该商标,且不改变商标;


2.商标使用证据应当体现时间,即撤销申请前3年内;


3.商标使用证据应当为使用在商标核定使用商品服务上的证据,或使用在相关服务上的证据;


4.商标使用证据应当是商标注册人的证据,或是由商标注册人授权使用该商标的证据;


5.商标使用证据应当能证明该商标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且该商标或服务已在公开市场流通。如果商标使用证据均为自制证据,如企业宣传手册,而没有其他合同、订单、发票、银行流水证明该交易确实存在,则商标使用证据很难被认定有效。







因此,企业在商标获得注册后

可注意每年保留以下证据:



1.公证购买的证据材料,即企业可以安排相关人员委托当地公证处对实际购买企业商标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进行公证,以证明被申请商标在市场中的确在进行使用;


2.企业商标使用在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或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证据材料;


3.使用企业商标的产品包装和宣传画册的设计、印刷合同及发票等方面的材料;


4.对使用企业商标的产品及商标进行广告宣传的材料;


5.企业商标及使用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荣誉、资质证书,证书应尽量载有企业商标图样及取得日期;


6.其他能够证明商标实际使用情况的相关证据材料,如产品销售确认单、使用商标的产品照片,商场、厂区内标有企业商标的照片、载有企业商标的宣传材料等。



以上为规范使用商标以及保留商标使用证据的相关介绍,如您还有任何问题或指示,可来函咨询。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1000004
    2023 - 09 - 15
    作者:赵丹青在商标实务中,对于将与他人在先登记、使用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字号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文字申请注册为商标,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的,可以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主张系争商标对他人在先字号权的损害,要求将系争商标不予核准注册或者予以无效宣告。 若是反过来,将他人在先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应当如何进行维权呢?下面,我们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 案情简介 台联良子公司于2004年注册“良子”商标,核定使用在第44类服务上,即蒸汽浴室;按摩;公共卫生浴室;美容院;修指甲;高级理发店。台联良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于2005年、2006年均被授予全国“百佳诚信单位”“2005年中国十大行业隐形冠军”。2015年,良子获得创新医疗大赛180+项目,2016年获得中美健康峰会100+项目。《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台联良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20年,足间道良子公司成立,曾用名北京阿丽良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变更为现名称。经营范围包括健康咨询服务、体育健康服务、生活美容服务、足浴服务等。足间道良子公司在其店铺招牌、靠垫、毛巾、前台等处均突出使用“足间道良子”标识。台联良子公司发现上述行为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分析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本案中,台联良子公司涉案商标核准注册服务包括第44类的按摩、洗浴、美容理发,结合足间道良子公司经营范围、店招、店内装潢及宣传材料,足间道良子公司提供的是与涉案商标核定服务项目类似的按摩及足浴服务,两者服务类别相同。足间道良子公司未经台联良子公司许可,在经营场所的店招突出使用了与上述注...
  • 点击次数: 1000006
    2023 - 09 - 08
    作者:刘文娟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原《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及《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除进一步规范企业名称登记规则外,新《办法》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对在先权益的保护以及优化了企业名称争议解决机制。笔者具体总结如下: 第一, 扩大了企业名称登记审核范围,有利于快速、高效解决争议; 新《办法》之前,各县级以上企业名称登记机关在对拟登记企业名称进行审核时,一般仅针对本辖区内登记的在先企业名称进行审查。在其他辖区内的企业名称一般不在其审查范围内,这就导致了不同辖区企业字号的冲突问题。 新《办法》的实施扩大了行政机关的审查范围,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不同辖区企业名称的冲突。同时,新《办法》明确规定各地方企业名称登记机关可以受理处理企业名称争议纠纷,权利人可选择通过行政程序解决企业名称争议问题。对于经判定侵权的企业名称需要变更名称的,不需要权利人另行申请,可以得到更高效地执行。 第二, 协调了企业名称与其他类型知识产权保护的对接 新《办法》之前,对于企业名称侵犯他人在先权益的,一般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予以解决。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一般要求涉嫌侵权的企业名称已实际从事了商业活动。对于仅登记但未投入使用的企业名称,权利人往往束手无策。 新《办法》是直接针对企业名称的规定,不要求涉嫌侵权的企业名称已投入使用并造成实际的混淆后果。权利人认为他人企业名称侵犯了其企业名称合法权益的,可提起诉讼或请求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处理。 新《办法》弥补了之前企业名称争议解决上的不足,很好地将企业登记管理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相结合,有利于各部门法之前的...
  • 点击次数: 23
    2023 - 08 - 25
    作者:曲淼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我国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应对市场需求,不少企业选择了采用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的用工方式。但2012年《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及2013年《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颁布,使劳务派遣用工的限制变得更为严格。因此在实践中,劳务外包成为了劳务派遣改头换面的屏障,众多企业纷纷选择转向劳务外包,以减轻单位用工责任、节省单位用工成本,这就导致了“假外包、真派遣”的现象时常发生。本文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不同之处,来讨论实践中“假外包、真派遣”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 一、 对劳务外包的基本理解 1. 劳务外包的概念与特征目前,劳务外包在法律、行政法规层面无明确定义。根据各地条例、各级法院判决等可将劳务外包理解为:“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发包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劳务外包具有以下特点: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参照适用《合同法》承揽合同一章的相关规定;合同标的为发包单位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由承包单位自行完成该项业务。 2. 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1)标的不同・劳务外包的标的为“工作成果”:承包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力完成来自发包方的业务委托,向发包人交付工作成果,并提交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质量证明。・劳务派遣的标的为“劳动者”,用工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 (2)内在关系不同・劳务外包中,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是业务委托关系,发包方与劳动者不存在直接法律关系,承包方独立指挥命令劳动者完成业务委托,并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向被派遣劳动者直接行使指挥命令权。 (3)主体要求不同・劳务外包要求承包方具备相应的经...
  • 点击次数: 15
    2023 - 08 - 18
    作者:刘艳玲《民法典》合同编中的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根据技术的成熟度、交易双方的实力和市场交易环境的不同,技术商业化实现会使用到不同的合同。根据科学技术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登记情况表,全国登记的技术合同共有77250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44791.02亿元。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全国各省市中位于前五名。北京、江苏、陕西、广东和山东的技术合同项数在全国各省市中位于前五名。根据科学技术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技术流向情况表,前面列举的这些省和直辖市中,输出技术的合同成交额大于吸纳技术的合同成交额的有北京、上海和陕西;吸纳技术的合同成交额大于输出技术的合同成交额的有江苏、广东和山东。其中,广东省广州市输出技术的合同成交额大于吸纳技术的合同成交额。技术成交额是包括技术交易额、委托方或受让方购置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费用在内的总金额。根据合同登记管理的相关规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统一由卖方(进口合同由买方)按自愿原则在所属地域内选择登记机构进行一次性登记。为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需符合合同登记管理要求,且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应使用规范名称、完整准确地表达合同内容。为此,科学技术部印发有技术合同示范文本供交易双方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发布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范本和专利开放许可合同范本供交易双方参考。但实际交易中,根据交易背景和交易双方的情况最后签署的技术合同会各有不同。现介绍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的一份技术转移和技术许可协议[1]给读者提供信息参考之用,这是一份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 LLC和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之间于2010年签署的技术转移和许可协议。  首先是合同背景和目的。合同背景和目的能...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0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