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项目负责人自称实际施工人,却不主张权利, 法院不予采信其为实际施工人的证言

作者:陈巴特


【基本案情】


2019年1月,B公司作为承包人,与发包人A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B公司承包A公司发包的某项目工程施工。合同对工期、总价款、工程款的结算和支付、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诸多事项进行了详细约定。

自然人C某在项目所在地多年承包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施工能力及经济实力。C某欲承包该项工程,找到B公司,请求B公司将该项工程全部转包给C某施工,B公司同意以“内部承包”的方式将该项工程转包。随后,C某委托自然人D某与B公司签订了《施工项目内部管理目标责任书》(以下简称《目标责任书》),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并约定C某安排D某作为该工程项目负责人具体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及劳务队均由C某聘用,前期垫资均由C某通过财务人员支出。但C某因有其他工程项目需要亲自管理,极少到该工程施工现场,更没有和B公司、A公司相关人员直接对接联系。D某作为项目负责人,则常与B公司、A公司相关人员直接对接联系。

在精心组织下,该项目工程在工期内顺利完工,并于2020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合格,依法在当地建设管理中心备案。2021年11月,发包人A公司委托第三方对该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结算审核。经审核,结算造价为人民币850万余元。

2023年5月,因尚有285万余元的工程款长时间未支付,且多次主张权利未果的情况下,C某以实际施工人名义,作为原告,将A公司和B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一纸诉状诉至项目所在地人民法院。

在诉讼过程中,B公司为推卸责任,主张C某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实际施工人应是D某和C某,并安排其财务人员及D某出庭作证。

财务人员证明其一直和D某对接联系,并未见过C某,D某是实际施工人。

D某本人则出庭作证,陈述自己和C某合伙,享有15%合伙份额,是共同的实际施工人,D某无权单独提起诉讼。但C某同时表示自己从未投入资金,亦未有书面合伙协议证实。


【争议焦点】


本案在工程价款、质量等其他问题上,各方均没有争议。唯有在实际施工人及原告诉讼主体这一关键问题上,争议颇大。因此,法庭总结了本案的争议焦点问题:实际施工人究竟是C某一人,还是C某和D某二人?


【代理意见】


首先,本案辩论终结前,法庭明确询问D某是否愿意作为共同原告参与本案诉讼,向被告A公司及B公司主张权利,D某明确表示拒绝。充分表明D某并非案涉工程实际施工人。

D某自称其为实际施工人,如果属实,其就应在本案中与C某站在一起,申请法庭追加自己为原告,加入诉讼。

但本案已经过三次开庭审理,直至现在辩论终结,D某仍没有向法庭提出申请。在法庭主动询问D某是否愿意作为共同原告参与本案诉讼、主张权利时,D某明确表示拒绝。

由此可见,在D某到底是不是实际施工人这一问题上,D某毫无底气。因为其根本就不是实际施工人。D某也应清楚,如果其参与诉讼,但最终未被认定为实际施工人,则极大可能涉嫌虚假诉讼罪,从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D某拒绝参与本案诉讼,足以说明其不是案涉工程实际施工人。


其次,D某接受被告B公司安排出庭作证,企图证明自己为实际施工人,不合逻辑,荒谬至极!

按照正常逻辑,如果D某是仅有的实际施工人,其就应是B公司的合同相对方,应站在B公司的对立面,向B公司和A公司主张权利;如果其和原告C某为共同的实际施工人,就应当和原告C某共同向B公司和A公司主张权利。但相反的是,D某竟然受B公司安排出庭作证,企图混淆视听,或分一杯羹,实属荒谬。

D某和B公司本是对立的双方,在本案诉讼中却站在同一立场,可见二者存在较大串通可能:B公司串通D某出庭作证,陈述其为实际施工人,以否认C某的原告主体资格。此举实际上是B 公司为达到不正当目的,混淆视听,干扰审理,法庭应当予以惩戒。


再次,被告B公司实际上认可C某为实际施工人。

B公司一直主张C某和D某是合伙关系,实际施工人是C某和D某。B公司该项主张虽然不能成立,但至少表明其认可了C某是实际施工人。此外,B公司亦陈述,在对最近到账的一笔工程款结算时,通知要求C某必须到场。如果C某不是实际施工人,B公司怎么可能在结算时要求其必须到场!可见,B公司实际上认可C某为实际施工人。


第四,只有原告C某和被告B公司持有《目标责任书》原件。原告C某不仅持有《目标责任书》原件,还持有案涉工程其他全部资料原件(除依法备案的工程资料外)。D某未持有包括《目标责任书》在内的任何资料原件。

《目标责任书》是被告B公司变相转包案涉工程的唯一法律文件,是被告B公司与实际施工人确定权利义务、办理结算的重要依据。其中第九条明确约定:“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可见,《目标责任书》有且仅有两份原件,由签订双方各持一份。现被告B公司和原告C某各持有一份原件,其他任何人(包括D某)、任何单位均未持有原件。虽然《目标责任书》是D某签署,但D某仅是C某的授权代理人。D某签署《目标责任书》后,将《目标责任书》原件交给了C某,C某是实际施工人,由此可见一斑。

原告C某现还持有的案涉工程其他全部资料的原件108份(详见《证据清单》),包括但不限于C某投入人力、材料、机械而与各单位签订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机械租赁等合同15份、《竣工验收自评报告》和第三方机构结算审核文件等。通常,谁实际施工,谁就当然获得、保管、持有这些资料原件。尤其是加盖了第三方监理和设计单位公章的文件、会议纪要、竣工验收自评报告等。试想一下,一个没有实际施工的自然人或单位,怎么可能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多年仍然持有这些资料原件。


第五,案涉工程在垫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方面,均是原告C某投入,其他包括D某在内的任何人和单位均未投入。

根据原告C某提交的证据以及多名证人的证言,充分证明案涉工程前期垫资全部是原告C某出资。

D某本人在受B公司邀请出庭作证时,在法庭询问其是否出资时,表示未出资一分钱。

多名项目管理人员的证言,充分证明其是受原告C某所聘用。C某支付其工资等。

在劳务施工队方面,原告C某以被告B公司名义,与多家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并支付劳务费。

在材料和机械设备方面,原告C某以被告B公司名义,在施工期间,先后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机械租赁合同》十余份,采购费用和租赁费全由原告C某支出,B公司代付。


第六,D某未持有案涉工程任何一份文件资料,也未对案涉工程投资一分钱。

按照正常逻辑,如果D某是实际施工人,D某就应当持有《目标责任书》以及案涉工程的全部施工合同、分包合同、采购合同、机械租赁合同以及检验、签证原件。但是D某没有持有其中任何一份原件,甚至连其代为签署的《目标责任书》原件都没有。相比之下,原告C某持有这些文件资料的所有原件。

D某在案涉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都未出资一分钱。D某在法庭作证时亲自陈述对案涉工程没有任何出资。尽管B公司财务人员出庭作证D某曾出资,但未提交其他书面证据予以佐证,且与D某本人的陈述完全相反。因此,D某是否出资,应当以D某本人的陈述为依据,即其完全未出资。


第七,D某对接联系B 公司系职务行为,不代表其为实际施工人。

D某是原告C某的朋友、案外人陈某介绍加入其项目管理团队的,是原告C某聘用的员工。陈某亦出庭作证证实。D某受原告C某的安排,对接联系B公司。项目最初也由D某管理。D某的工资由C某发放。

由于B公司一直是与D某对接联系的,二者此后关系紧密,为二者提供了串通、密谋的便利。但其关系紧密并不代表其是实际施工人。


综上所述,D某并未与原告C某合伙,其不是实际施工人之一。原告C某是案涉工程唯一的实际施工人,是本案适格的原告。


【法院认定及裁判结果】


根据原告C某提交的银行流水、证人证言及其他各项证据,可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实原告C某确系就案涉工程进行了人、材、机的成本投入,依法应认定其为案涉工程的实际施工人。

D某虽主张其与C某合伙施工、是共同的实际施工人,并主张15%的利润分成,但并未就此提供合伙协议等证据予以证实。同时,D某表示其未在案涉工程投入资金。另经法庭释明,D某仍不愿意作为本案原告或者第三人参与本案诉讼。因此,B公司关于D某为共同的实际施工人、原告C某主体不适格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法庭不予采信。

法院最终判决:B公司向原告C某支付工程欠款及相应利息,A公司在未拨付工程款限度内承担支付责任。


【律师点评】


实践中,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工程索赔、要求支付欠款等情形比较多见。而本案中转包人主张项目负责人,并且项目负责人自述为共同的实际施工人的情形,非常少见。本案最终虽然没有采纳转包人即被告B公司和D某的意见,但是在诉讼中B公司和D某的此举,给原告C某带来极大的风险,给诉讼带来巨大的障碍。为此,律师提示:

1、尽管自然人承包工程施工不被法律允许,但现实中自然人承包工程司空见惯,最终权益也能得到法律保护。签订好施工合同是得到保护的最好方式。因此,自然人在承包工程时,一定要和发包人、或者转包人、分包人签订书面的施工合同,约定好双方权利义务及其他事项。

2、实际施工人在承揽工程后,不能做“甩手掌柜”,将工程施工管理全部交给项目负责人,自己却不闻不问。而应当倡导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加强管理,更重要的是和转包人或发包人接触、联系,和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多沟通,避免被转包人或发包人错误地否认实际施工人。

3、选任的项目负责人最好能“德才兼备”。如果不能兼得,则“德”比“才”更重要。宁可选择忠诚可靠、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的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也不选择能力虽强但品行不端、贪婪自私、以身试法的人。

4、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文件原件,必须交给实际施工人自己保管。相关费用的往来,比如发放工资、支付劳务费、材料费等,最好以自己的名义通过银行转账。在关键时候,银行交易明细能起到很大的证明作用。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999999
    2024 - 09 - 13
    作者:金涟伊为确保药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设立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溯源制度等配套制度,同时,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行为,国家依法予以处罚,确保落实药品安全。处罚手段中,“没收违法所得”是最常见的处罚方式。 实践中,药品案件的违法所得应当如何确定? 对于该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于2007年2月8日作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违法所得”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法[2007]74号),批复称,一般情况下,《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的全部经营收入”。《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七条(对应2019年修订后的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中收取的费用”。《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对应2019年修订后的第七十五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 如参考以上批复,对于药品案件的违法所得可以有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即以全额计算。此种计算方式可称之为“全额说”,是将违法所得等同为涉案产品的销售收入,计算违法所得时不扣除合法成本或税收。此种计算方式带有惩罚性,当事人应当承担超过其获利的处罚责任,其投入成本越高,惩罚性越明显。 第二种是对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的情况,即“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此种情况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无主观违法恶意,适用惩罚性处罚手段显失公平,因此违法所得以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进行计算。 此外,不论以何种方式计算违法所得,都应当排除应退赔的部分。行政处罚法第...
  • 点击次数: 1000010
    2024 - 08 - 30
    作者:陈巴特朋友张先生今年年初入职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技术主管一职,因工作需要,常常受公司安排出差,而且通常在周末夜间乘坐夕发朝至的火车卧铺,出差时间也通常连续长达十天半月,期间必然经过双休日,有时甚至经过法定节假日。但是,公司从未向其支付加班工资。张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其始终认为,被安排到外地出差的在途时间,以及双休日仍出差在外,属于自己的时间却不能由自己支配,因此应视为加班。近日,张先生约我“喝茶”,我义务为其解答后,张先生释然,果断放弃了申请仲裁的计划。张先生的疑虑,或许正是很多劳动者困扰的问题。那么,当出差遇到休息日,究竟算不算加班呢?一、加班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加班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按照用人单位的安排进行的工作。包括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或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工作。认定加班需要有特定的工作内容为支撑。对加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加班司空见惯,已然形成“加班文化”。适当的加班,对用人单位的经营发展及劳动者收入的提高,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超时加班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不相符,与国家提倡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也脱节。如果劳动者加班后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则其合法权益将会受到侵害,用人单位也违反了法律规定。 二、休息日出差在途,算不算加班?加班的本质是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进行额外的工作,需要以特定的工作作为内容支撑,并非单纯的时间经过。出差在路上的时间,主要是乘坐交通工具,如同正常上下班在路上的耗时,都是为下一步工作而进行准备的时间。期间劳动者如未实际进行工作任务的执行,也没有产生具体的工作成果,仅有时间的消逝,则并不满足加班的这一认定条件。况且,出差在途期间,劳动者虽然不能自由支配时间,但仍可以照常休息,如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可以休息或从事个人活动,...
  • 点击次数: 1000006
    2024 - 08 - 23
    作者:常春引言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专利权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保护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而不涉及工艺或方法。然而,在实际的专利申请和审查实践中,部分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中引入了方法特征。这种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讨论。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和法律规定,探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是否可以引入方法特征,并对这种引入是否符合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立法初衷进行详细探讨。一、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及方法特征的引入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不同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不保护制造方法、使用方法等工艺过程。这一限定决定了实用新型专利在权利要求撰写时,通常不会涉及方法特征。然而,在实际申请中,一些申请人为了强调产品的创新性,往往在权利要求中加入方法特征,试图通过这些特征对产品形状或构造的创新性进行补充说明。这种情况尤其在涉及产品制造工艺与产品构造密切相关的领域较为常见。二、引入方法特征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分析尽管方法特征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但在权利要求中引入方法特征并非完全无效。关键在于方法特征是否会对产品的形状、构造产生影响。如果该方法特征能够使产品具有特定的形状、构造,则在新颖性、创造性判断中,这些特征仍然可以对权利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例如,(2019)最高法知行终133号案。该案件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中包含了生产该建筑构件的方法特征。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时指出,虽然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包含方法特征,但这些特征必须对产品的最终形状、构造产生直接影响,才能在专利保护范围内予以考虑。如果方法特征只是工艺流程的一部分,而未对产品本身的形状、构造产生实质性影响,则这些特征应当被排除在新颖性和创造性判断之外。再例如,(2017)最高...
  • 点击次数: 1000003
    2024 - 08 - 16
    作者:王辉近年来,随着竞业限制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竞业限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实务中又颇多争议。下文就对竞业限制领域常见问题以“一问一答”形式进行归纳、提炼,望能对无论是企业还是打工人有所助益。一、什么是竞业限制?  有关法律法规并未对竞业限制有明确定义。但具体来说,基本可以归纳为: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约定在与该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自行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及第二十四条。二、用人单位可以与哪些人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践中,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及劳动者任职情况与那些确实或有条件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而不应盲目与所有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徒增用工成本。三、竞业限制的期限可以随意约定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即可。其中,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超出两年的期限部分无效。四、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标准是多少?有约定从约定。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或者单独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补偿金标准的,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若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具体法律依据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0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