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遇上混同用工,员工何去何从?

作者:刘士庵


 近年来,混同用工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的混同用工呈现普遍化趋势。用人单位或为了规避用人风险,或者出于降低用人成本、实现人才效用最大化的目的,通过注册多个用人主体、相互之间交叉使用同一劳动者,让劳动者承担内容基本相同的工作职责,却只支付一份劳动报酬,从而构成混同用工。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并在劳动争议产生后给劳动者维权造成了法律和事实上的困境。




一、什么是混同用


关联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运作模式,特别是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各子公司之间关联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根据公司法第216条第4项之规定,关联公司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

关联公司之间由于资本关联或基于合同安排,普遍存在管理上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反映在劳动用工领域,常常出现多家公司交叉使用同一员工,工作内容相同,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社保关系又分别在不同主体的现象,即构成混同用工。实践中混同用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用人主体人格混同,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从表面看,两家公司均为独立注册的法人主体,各自负责一个业务单元,或者一家公司负责产品开发,另一家公司负责内部管理和市场运营,但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股东构成、高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经营地点具有高度混同性。在此情况下劳动者经常无法辨识为哪一个主体工作,争议产生后两家主体又相互推脱,甚至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又常常是一个空壳,无法承担用工责任。

二是母子公司或上下级公司之间的混同用工。常存在于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表面上不存在母子公司式的资本控制关系,但通过合同安排,由一家公司对别一家公司实施管理控制的公司之间(如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的公司)。具体表现在,集团公司负责招聘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并缴纳社保,表面看该员工只和集团公司一家主体建立了劳动关系,但劳动者却被指派到不同的子公司或下级公司进行工作,劳动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用工主体脱节;抑或劳动者和集团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发放一部分在集团公司,另一部分在子公司,社会保险由子公司负责缴纳。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社保、工资关系均在集团公司,但该员工的工作范围却是集团及旗下各个子公司,这种情况在集团中高层岗位比较常见,如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招聘总监等。

三是关联公司之间轮流交替用工。由于经营战略的不成熟,或者市场变化原因,甚至出于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缩短、“中断”劳动者工作年限之目的,关联公司之间经常以“组织机构调整”为由进行人员调动,频繁更换劳动合同主体,交替轮流用工,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甚至汇报对象都没有变化。



二,混同用工引发的问题分析



混同用工引发了劳动关系归属认定、工作年限计算、无固定劳动合同签订资格和用人单位责任承担等诸多法律问题,目前法律上还没有直接的规定。现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裁判意见做简要分析。

(一)究竟谁是劳动关系的主体?


根据劳社部发〔2005〕12号文件精神,确立劳动关系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双方具备劳动法上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但在混同用工情况下,劳动者和用人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起来,不能直接采用三要素法则去判断。对此,北京高院和北京市劳动仲裁委给出的裁判意见是:订立劳动合同的,按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关系;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可以根据需要将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列为当事人,以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作为判断存在劳动关系的因素。

(二)混同用工情形下,工作年限能否合并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进一步规定:用人单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属于“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一)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二)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四)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可见,在认定混同用工的情形下,一般是可以主张工作年限合并计算的,但如果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已经支付了经济补偿,则劳动者再主张“计算为新单位的工作年限”则失去了依据。

(三)多次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能否请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具备“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除了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没有选择权,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混同用工情形下,由于存在变换用人主体、轮流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能否据此请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此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层面均无明确规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会议纪要倾向认为,对用人单位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义务,通过设立关联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交替变换用人单位名称的,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工作年限的次数仍应连续计算。北京地区的裁判口径可谓填补了有关法律空白,值得称道。但实践中笔者还未看到相关裁判案例,相反存在据此申请仲裁却被仲裁委不予立案的情况。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法律和司法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四)用人单位责任如何承担?



在混同用工情况下,由于劳动者同时为两家或多家公司提供劳动,而相关公司又经常互相推诿,甚至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主体常常是空壳公司,根本无力承担责任,就存在用工责任如何承担的问题。这方面同样没有直接和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已有不少司法裁判案例认定关联公司之间承担连带责任(如广州市新宽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诉广州市新泛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李洁珍劳动争议案),可视为公司法第20条第三款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劳动争议领域的拓展应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联合发布的“会议纪要”中同样认为:在有关联关系的用人单位交叉轮换使用劳动者、工作内容交叉重叠的情况下,可根据劳动者的主张由多家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其法理依据在于,混同用工违背了诚信原则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如果不对其进行适当限制,将极大地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应当对关联公司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将其视为同一用人主体,令其对劳动者请求事项承担连带责任。




三、对劳动者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和司法实践,对劳动者提出如下建议:

1、尽量避免在关联企业之间频繁流动,保持劳动关系的连续与稳定。连续而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于工作年限、工资福利、劳动合同类型、经济补偿以及维权成本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由于谈判地位的原因无法避免上述“内部流动”时,争取获得“由用人单位安排”的相关证据。最好的办法是由劳动者与关联企业(现用人单位和新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劳动关系转移的三方协议;如果不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发一份劳动关系转移的通知或任命书,同样可以起到类似证明作用。

3、收集用人单位之间系关联关系并具有混同用工情形的证据。一般而言,关联企业具有资本的关联性或人的关联性,具体表现在:具有投资关系或通过合同产生的控制关系;法定代表人常常为同一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交叉任职等,这些证据材料都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轻易获得。

体现混同用工的证据一般包括:体现工作内容和汇报对象前后无变化的职位说明书工作安排工作汇报邮件关联企业联合发布、共同使用的规章制度;放置在前台或大堂、体现关联公司合署办公的公司名牌;体现不同用人主体名义发放工资和费用报销的银行流水社保权益记录公积金缴纳证明个人所得税缴纳清单;具有相同职能人员签名的离职单财务报销单采购审批单等单据;同一劳动者代表不同主体签订的商务合同;使用相同logo地址企业邮箱域名微信公众号商务名片等等。

另外,用人单位发布的组织机构图OA系统架构设置图集团人事任免通知搬家通知集体活动通知(特别是年会通知春游通知运动会通知评优通知等集团性活动)通常也能体现关联企业混同用工情况,都可以作为证据。

4、采用正确的仲裁、诉讼策略。首先要将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关联主体列为共同被告(被申请人);其次,明确主张各个共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原告(申请人)的请求,裁判机关不会主动要求关联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最后,除主张共同被告是关联公司存在混同用工外,还要证明单一主体无力独自承担责任,说明没有关联公司连带责任的承担,将极大可能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从而获得裁判机关的支持。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999999
    2024 - 09 - 13
    作者:金涟伊为确保药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设立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溯源制度等配套制度,同时,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行为,国家依法予以处罚,确保落实药品安全。处罚手段中,“没收违法所得”是最常见的处罚方式。 实践中,药品案件的违法所得应当如何确定? 对于该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于2007年2月8日作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违法所得”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法[2007]74号),批复称,一般情况下,《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的全部经营收入”。《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七条(对应2019年修订后的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中收取的费用”。《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对应2019年修订后的第七十五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 如参考以上批复,对于药品案件的违法所得可以有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即以全额计算。此种计算方式可称之为“全额说”,是将违法所得等同为涉案产品的销售收入,计算违法所得时不扣除合法成本或税收。此种计算方式带有惩罚性,当事人应当承担超过其获利的处罚责任,其投入成本越高,惩罚性越明显。 第二种是对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的情况,即“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此种情况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无主观违法恶意,适用惩罚性处罚手段显失公平,因此违法所得以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进行计算。 此外,不论以何种方式计算违法所得,都应当排除应退赔的部分。行政处罚法第...
  • 点击次数: 1000010
    2024 - 08 - 30
    作者:陈巴特朋友张先生今年年初入职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技术主管一职,因工作需要,常常受公司安排出差,而且通常在周末夜间乘坐夕发朝至的火车卧铺,出差时间也通常连续长达十天半月,期间必然经过双休日,有时甚至经过法定节假日。但是,公司从未向其支付加班工资。张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其始终认为,被安排到外地出差的在途时间,以及双休日仍出差在外,属于自己的时间却不能由自己支配,因此应视为加班。近日,张先生约我“喝茶”,我义务为其解答后,张先生释然,果断放弃了申请仲裁的计划。张先生的疑虑,或许正是很多劳动者困扰的问题。那么,当出差遇到休息日,究竟算不算加班呢?一、加班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加班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按照用人单位的安排进行的工作。包括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或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工作。认定加班需要有特定的工作内容为支撑。对加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加班司空见惯,已然形成“加班文化”。适当的加班,对用人单位的经营发展及劳动者收入的提高,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超时加班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不相符,与国家提倡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也脱节。如果劳动者加班后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则其合法权益将会受到侵害,用人单位也违反了法律规定。 二、休息日出差在途,算不算加班?加班的本质是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进行额外的工作,需要以特定的工作作为内容支撑,并非单纯的时间经过。出差在路上的时间,主要是乘坐交通工具,如同正常上下班在路上的耗时,都是为下一步工作而进行准备的时间。期间劳动者如未实际进行工作任务的执行,也没有产生具体的工作成果,仅有时间的消逝,则并不满足加班的这一认定条件。况且,出差在途期间,劳动者虽然不能自由支配时间,但仍可以照常休息,如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可以休息或从事个人活动,...
  • 点击次数: 1000006
    2024 - 08 - 23
    作者:常春引言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专利权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保护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而不涉及工艺或方法。然而,在实际的专利申请和审查实践中,部分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中引入了方法特征。这种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讨论。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和法律规定,探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是否可以引入方法特征,并对这种引入是否符合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立法初衷进行详细探讨。一、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及方法特征的引入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不同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不保护制造方法、使用方法等工艺过程。这一限定决定了实用新型专利在权利要求撰写时,通常不会涉及方法特征。然而,在实际申请中,一些申请人为了强调产品的创新性,往往在权利要求中加入方法特征,试图通过这些特征对产品形状或构造的创新性进行补充说明。这种情况尤其在涉及产品制造工艺与产品构造密切相关的领域较为常见。二、引入方法特征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分析尽管方法特征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但在权利要求中引入方法特征并非完全无效。关键在于方法特征是否会对产品的形状、构造产生影响。如果该方法特征能够使产品具有特定的形状、构造,则在新颖性、创造性判断中,这些特征仍然可以对权利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例如,(2019)最高法知行终133号案。该案件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中包含了生产该建筑构件的方法特征。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时指出,虽然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包含方法特征,但这些特征必须对产品的最终形状、构造产生直接影响,才能在专利保护范围内予以考虑。如果方法特征只是工艺流程的一部分,而未对产品本身的形状、构造产生实质性影响,则这些特征应当被排除在新颖性和创造性判断之外。再例如,(2017)最高...
  • 点击次数: 1000003
    2024 - 08 - 16
    作者:王辉近年来,随着竞业限制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竞业限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实务中又颇多争议。下文就对竞业限制领域常见问题以“一问一答”形式进行归纳、提炼,望能对无论是企业还是打工人有所助益。一、什么是竞业限制?  有关法律法规并未对竞业限制有明确定义。但具体来说,基本可以归纳为: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约定在与该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自行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及第二十四条。二、用人单位可以与哪些人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践中,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及劳动者任职情况与那些确实或有条件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而不应盲目与所有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徒增用工成本。三、竞业限制的期限可以随意约定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即可。其中,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超出两年的期限部分无效。四、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标准是多少?有约定从约定。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或者单独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补偿金标准的,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若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具体法律依据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0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