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以案说法|侵害商业秘密纠纷中的专利权处理——以(2020)最高法知民终726号案为例

本文作者:常春



引言:

技术秘密为具有保密性、秘密性和价值性的技术信息。在技术秘密的接受方签署了保密协议后,除非有其他使得保密的技术信息脱密的情形,接收方应一直遵守保密义务。如果接受方未遵守保密协议使用该等技术秘密,甚至把技术秘密申请专利使得专利技术公开,则会构成侵犯技术秘密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情回放:

程某曾在瑞昌公司担任营销部副总经理,任职期间曾与瑞昌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并接受公司的技术培训。2014年离职后成立明远公司。李某曾在瑞昌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在瑞昌公司任职期间,与程某共同作为发明人以明远公司名义于2014年申请了名称为“一种燃烧器”的实用新型专利(以下简称“涉案专利”),该专利于2015年获得授权。明远公司将承载由该专利的相关设备销售给其与瑞昌公司的共同客户获得利益。瑞昌公司认为明远公司申请专利中的燃烧器技术关键技术信息为瑞昌公司通过签署保护协议从第三方获得的技术秘密,因此,明远公司使用该计技术秘密以及申请专利的行为侵害了其商业秘密。

为了证明对涉案技术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瑞昌公司提交了其与该技术信息提供方签订的《技术许可协议》,技术信息提供方将该技术信息向瑞昌公司员工展示时签署的《保密协议》,以及李某在OA端保存含有涉案技术信息的文件的过程记录。根据上述《技术许可协议》,技术信息提供方向瑞昌公司许可技术,其中约定在设施内启动安防系统,与接触上述许可技术的第三方签署保密协议,在许可技术文档标注保密标识等保密措施。根据《保密协议》,接受该涉案技术信息的人员有保密责任。另根据OA文件存储记录记载,将含有涉案技术信息的文件存入OA时设置了密码,并且该文件上标注有“页面显示版权归瑞昌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同时,瑞昌公司提交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出具的《技术信息咨询报告》以证明该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该报告结论为未发现在涉案专利公开日前存在公开了涉案保密技术信息的技术文献。

最后,瑞昌公司申请法院调取了明远公司开具的发票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材料,尤其是其中的《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表》以证明涉案保密技术信息已经为明远公司创造商业价值。

明远公司反驳主张涉案专利技术的内容早已被技术信息提供方公开,并提交了并提交2010和2013技术信息提供方组织的研讨会相关资料及其部分翻译、光盘,技术应用实例及其部分翻译件以佐证涉案技术信息已经被技术信息提供方公开。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涉案的技术信息具有保密性、价值性并且不为公众所知,因此属于商业秘密。瑞昌公司提交的《技术许可协议》《保密协议》以及OA保存记录等证据足以证明涉案的技术信息已经被采取了适当的保密措施,具有保密性。检索咨询中心出具的报告也证明在明远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前涉案的保密技术信息并未被记载在公开的专利或非专利文献中,具有秘密性。关于价值性,法院认为,首先,瑞昌公司成立燃烧器设计组长期进行燃烧器实验测试,证明涉密技术信息需要经过技术研发、测试才能获得,需要付出一定的研发代价。其次,明远公司利用涉案专利产品已经完成一定的销售业绩,在涉案专利与涉密技术信息实质上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证明涉密技术信息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商业价值,可以为企业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因此涉密技术信息具有价值性。明远公司虽然主张涉案的保密技术信息已经在2010年及2013年的培训中公开,但其提交的证据中并未记载涉案的保密技术信息的关键技术点,而且该关键技术点也是明远公司提交的专利中的关键技术点。

关于侵权行为,明远公司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涉案的保密技术信息,且发明人之一在专利申请时仍为瑞昌公司员工,因此明远公司无法合理说明其专利中的技术来自其他来源,其申请并获得专利的行为侵犯了瑞昌公司的技术秘密。

侵权责任:

在停止侵权行为方面,法院判定明远公司明远公司应当停止非法占有涉案专利的行为,明远公司应本着诚信原则把涉案专利的权利人变更为瑞昌公司,以彻底停止侵权行为。此外,明远公司应当立即停止利用涉案专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在涉案专利有效期内不得自行或许可他人实施涉案专利,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明远公司不主动履行义务,瑞昌公司可以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另行起诉,请求确认涉案专利权的权属。

在赔偿数额:法院认为因瑞昌公司并未实际销售含有技术秘密的产品,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难以精确计算。法院综合考虑该技术秘密的商业价值,即研究开发成本、每台燃烧器的合理利润、实施技术秘密的可得利益、因技术秘密被公开导致瑞昌公司失去竞争优势的合理期限等因素,酌情确定侵害技术秘密的赔偿数额为100万元。

    启示:

    笔者认为本案对技术性公司有以下启示:

1)为了保证技术信息的保密性,需要建立完整的保密链条。例如,如本案原告举证中的许可协议中的保密措施条款、将技术信息公开给被许可方技术人员时签署的保密协议,以及将承载技术信息的文档加密保存并附加保密标识。

2)可以借助有公信力的检索机构提供的检索报告作为证据证明技术信息的秘密性。本案中原告提供了专利局检索咨询中心的报告,在被告方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反证的情况下,该报告被采信以证明技术信息的秘密性。

3)企业在申请各种资质时可能会提交与专利相关的说明材料,其中可能存在关于专利使用情况的说明,可以作为侵权证据请求法院进行调取。

4)来自他人的技术秘密,无论是接收方申请专利导致其公开,还是在商品或服务中使用该等技术秘密都会构成对他人技术秘密的侵犯应因此承担侵权责任。

5)他人技术秘密形成的专利属于他人的财产。侵犯他人技术秘密而获得专利的人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将该专利主动转移至技术秘密所有人名下。同时应当停止使用该专利并且被禁止许可他人使用该专利。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999999
    2025 - 11 - 07
    作者:张琳一、引言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与企业经营成败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2015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9起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其中有一个案例虽已时隔数年,但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拟结合该案例探讨当今企业如何加强合同管理。 二、案情简介案号: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2013)临兰商初字第3091号民事判决书、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临商终字第99号 王XX从事贩卖板皮业务,孙YY为个体工商户AA板材厂的经营者,孙ZZ为孙YY之兄。王XX多次与AA板材厂发生买卖夹心皮的业务关系。2012年4月1日,王XX给AA板材厂送夹心皮,孙ZZ当时给王XX出具了出货单,载明:夹心皮,货款236000元。孙YY分别于2012年4月14日和10月17日向王XX名下银行账户存款54000元和10000元。2023年9月17日,王XX给孙YY打电话催要226000元货款,孙YY表示十月一过后安排点。 后王XX以买卖合同纠纷为由将孙YY、孙ZZ诉至一审法院,请求判令孙YY、孙ZZ支付所欠货款226000元及利息。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1、孙ZZ收到王XX价值236000元夹心皮的事实有当事人陈述及王XX提交的出库单一份等证据予以证实。王XX向孙ZZ索要货款,孙ZZ理应支付。但是,王XX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孙ZZ、孙YY系合伙经营或共同经营,故王XX要求孙YY共同偿付欠款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不予支持。2、王XX对孙YY于2012年10月17日金额为10000元的转账凭证无异议。孙ZZ主张已偿付欠款64000元,有其提交的合计金额为64000元的银行个人业务凭证予以证实,王XX虽主张2012年4月14日金额为54000元的转款并非偿付该案所诉欠款,但未提交相关证据予以证实。因此,合计金额为64000元的转款应当在王X...
  • 点击次数: 1000004
    2025 - 10 - 31
    作者:金涟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将“地理标志”与商标、著作权等并列为可产生专有权利的知识产权客体。简言之,地理标志是一种可确权、可受益的资产,谁能证明“原产地身份”,谁就能合法获得商业红利。 一、地理标志的渊源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的《地理标志的概念和特征》一文,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TRIPs协定所确定的七大类知识产权之一。与商标、专利侧重“个体智慧成果”不同,地理标志保护的是“传统集体智慧”,即因特定自然与人文条件而成就的产品品质与声誉。其概念历经“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的演进,各国保护模式亦呈多样化。 我国对地理标志的系统保护始于 1999 年《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后逐步过渡到 2005 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 2023 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 二、核心概念拆解 地理标志是一个法定概念。要深入了解地理标志,首先要分清几个相关概念: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后文将以五常大米为例辅助理解。 1、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如产自五常地区、经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核公告核准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五常大米产品。根据百度百科记载,五常大米历史可追溯到唐初渤海国时期,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 2、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主要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
  • 点击次数: 1000002
    2025 - 10 - 24
    作者:张嘉畅您是否正在经营自主品牌?您是否在网购平台发现类似商品?您是否在投诉、警告过程中,被对方以商品描述为“同款”而抗辩?我相信很多权利人都曾遇到过这种问题,对方明明销售了类似的商品,明明在网店当中使用了您的商标,但因为标注了“XX同款”而被网购平台判定为不是商标性使用,仅为商品描述,进而认定未侵权。针对这种情况,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认定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他人的商标,也可被认定为商标侵权。一、 案件概况原告上海亚朵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经营酒店及相关产品供应链。2021年,原告在24类“织物;纺织品毛巾;浴巾;被子;毛毯;床单;家庭日用纺织品;餐桌用布;毡”等商品上获准注册其主营商标“亚朵”,注册号为49867247号。被告一某某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国内中型网购平台,被告二某某易购集团有限公司某某采购中心是被告一的分公司,在被告一的网购平台上注册并经营“某某易购官方旗舰店”。原告发现,被告二在其经营的网店当中,未经原告许可,大量销售侵害原告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在网店介绍、商品图片中大量使用并突出展示侵权标识。被告在网店当中使用“记忆棉枕头芯沉睡慢回弹护颈椎助睡眠儿童亚朵酒店同款旗舰店1847”“全棉可水洗羽丝绒枕芯柔软枕头亚朵酒店同款家用护颈枕25”及“旗舰店亚朵同款星球枕枕头枕芯沉睡枕护颈枕助睡眠枕头旗”等商品标题。在公证购买后,原告取证到被告二邮寄的商品包裹内有枕头一个,无制造商信息,且快递面单上写有“亚朵双拼枕”字样。综上,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被告一、二辩称:1. 被诉侵权商品是枕头,与原告享有商标权的49867247号商标指定商品具有明显差异,不应认定为相同或类似商品,不构成商标侵权。2. 被诉侵权商品的详情页中明确标明自有品牌,“亚朵同款”的描述是指同种款式、平价替代,并非商标性...
  • 点击次数: 1000004
    2025 - 09 - 26
    作者:王辉 在员工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能否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解雇行为属于合法维权还是违法侵权?司法实践中,公司胜诉与败诉的案例皆不鲜见。下文就结合司法案例,从公司合法解除与违法解除两个视角剖析其中关键。一、实务案例◆案例1  合法解除 (参见(2022)京0105民初16489号判决书)原告张某与某顾问公司分别于2007年12月24日、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2015年3月1日张某与北京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张某与上述案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均派遣至被告某公司工作。2021年1月1日原告与被告某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事销售岗位。2021年3月26日,被告某公司以原告张某从事货品职务,因工作失误造成北京某零售部订货损失870件,价值375354元为由解除与张某签署的劳动合同。后张某向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朝阳仲裁委作出京朝劳人仲字[2021]第18715号裁决书,驳回张某的全部仲裁请求。张某不服,诉至法院。被告某公司为证明其解雇行为合法提交了《员工违纪过失单》、邮件截屏、微信聊天记录截屏、损失明细表、《零售员工手册》、征求意见函、通知工会函。《员工违纪过失单》载明:“违纪人姓名:张某;违纪时间:2021年3月25日;违纪经过:工作失误导致某零售公司订货损失870件金额375354元。违反的规定条款:条款原文:丙类(严重)过失行为:由于管理不当、工作失误或玩忽职守或其他个人原因,造成人身伤害或公司财产损失人民币500元以上。”员工签字处显示张某姓名签字,落款日期为2021年3月26日。微信聊天记录截屏显示时间为“星期四12:40”的信息内容:“某某今天有补货,邮件转给你了,销售好款保证店铺两周周转,从开始到导完单告诉我用了多长时间。”张某回复:“好...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铭盾MiNGDUN   www.mdlaw.cn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Copyright© 2008 - 2025 铭盾京ICP备14029762号-1                                                                                                                                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