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在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纠纷中的法律责任

本文作者:耿高风


一、关键词推广是什么?

 

关键词推广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

 

我们可以从我国几个主要的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对关键词推广的介绍中窥知一二。

 

1. 百度搜索http://e.baidu.com/product

“搜索推广是基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在搜索结果显著的位置展示您的推广信息,只有客户点击广告之后,您才需要付费。”

 

2. 搜狗搜索http://b.sogou.com/pca/ads-search.html

“网民通过搜狗搜索、QQ浏览器、手机腾讯网、搜狐网等8大渠道进行关键词搜索时,企业推广信息以图片、文字、链接等形式在搜索结果页显著位置免费展现,只有用户点击才会计费的推广形式。”

 

3. 360搜索https://e.360.cn/static/zhihui/help/

“关键词是您在推广时用以定位潜在客户的字词或短句。网民在360搜索时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字词或短句,称之为搜索词。您可以将网民可能搜索且又蕴含商业价值的词选择出来,提交搜索推广。当网民搜索感兴趣的产品/服务时,系统会匹配与网民搜索相关性大的关键词,将其对应的创意展现在网民面前。”

 

关键词推广的大致过程为,有推广需求的推广用户在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的推广平台中注册账户,由推广用户自行选择与自身经营业务相关的关键词,之后将选择的关键词提交给推广平台。当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搜索推广用户预设的关键词后,该推广用户的网站将会在搜索页面的显著位置优先显示。一般而言,只有在网络用户在点击推广用户的网站后,才算作一次完整的关键词推广服务,推广用户此时才需要向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支付相应的推广费用。

 

二、关键词推广是广告吗?

 

在《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前,对于关键词推广是否属于广告,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关键词推广属于一种特殊的广告,也有观点认为关键词推广只是搜索引擎服务商所提供的一种信息检索服务,不是广告。

 

《广告法》(2015修订)第二条规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一般而言,广告的本质是广告主为了介绍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而关键词推广并不会直接涉及这些信息,只有网络用户点击进入设置相关关键词的网站后才能看到产品或者服务的介绍,这与广告的定义存在很大差别。

 

例如在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等百度搜索引擎利用“竞价排名”服务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与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008)沪高民三()终字第116号】中,法院认为“百度网站作为搜索引擎,其实质性功能是提供网络链接服务,其既不属于网络内容的提供者,也不属于专门进行广告发布的网络传媒。

 

20164月出台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指南》第39条也曾规定,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的竞价排名服务属信息检索服务。

 

201678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关键词推广属于互联网广告中一种,其中第3条第1款规定“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广告,是指通过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第3条第2款中明确了“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属于前款所称互联网广告中的一种。

 

依据《广告法》第34条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亦不得发布。

 

但是从关键词推广的全过程看,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并没有实际参与任何关键词推广的制作或者发布环节,推广用户对于关键词的选择有很大的决定权,其可以在后台随时增加、修改、删除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也不会对关键词推广预先收费。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相较于传统广告的广告经营者或者广告发布者而言,其对如何设置关键词的控制力很弱,同时考虑到商标侵权认定的专业性及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的技术能力,只能要求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在提供付费关键词推广服务时承担相对于自然搜索更高的注意义务,包括一定的审查义务及警示义务

 

目前,主流观点及审判案例大都倾向于支持《广告法》中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对广告内容的主动审查义务无法直接适用于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身上。

 

三、在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中,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在很多案例中,如关键词推广用户所设置的关键词造成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权利人通常会将侵权人与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一同起诉。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之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下面的几个审判案例可以帮我们更直观的分析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在关键词推广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纠纷中的责任认定。

 

1. 成都超有爱科技有限公司与被告北京大生知行科技有限公司、被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2019)0102民初21530号】中,法院认为被告奇虎公司是360浏览器网站的所有人,大生公司选择“英语百词斩”作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排名推广系大生公司自行确定的行为,无法苛求奇虎公司对海量的搜索关键词进行逐一审核,无法认定奇虎公司对此存在主观过错。且被告奇虎公司提交的证据已经证明被告大生公司提交的“百词斩”关键词被下线处理,被告奇虎公司已尽到网络经营者的合理注意义务,无需承担责任。

 

2. 在原告杭州甘其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被告济南瑞粮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国网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2019)0106民初9389号】中,法院认为被告奇虎公司在360搜索公示了权利人投诉方式,原告之前曾多次就侵权事宜向被告奇虎公司进行投诉,被告奇虎公司均及时予以处理,采取了包括除权利人以外的其他人在360搜索中对甘其食'进行搜索推广等必要措施,案涉的侵权链接原告在本案诉讼前并未向被告奇虎公司进行投诉,被告奇虎公司在收到本案送材料后亦对案涉侵权链接进行了有效屏蔽,应认定被告奇虎公司已采取必要措施。法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奇虎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诉请。

 

3. 在重庆玉雅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与重庆牙博士诚嘉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2020)渝01民终4220号】中,二审法院认为,涉案关键词由牙博士口腔公司设置,奇虎公司仅提供了关键词推广服务,作为网络信息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在上诉人未提供证据证明其明知被上诉人牙博士公司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情形下,其在收到本案诉讼材料后及时删除了被控侵权的网页链接,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故,奇虎公司作为网络提供者不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4.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2020)陕民终696号】中,二审法院推翻了一审法院认为百度公司应当承担责任的判决,认为“百度公司收到商标及商号涉诉材料后采取了断开被控侵权网页链接的措施,视为采取了必要措施,因此不承担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关键词网络推广服务商在没有《商标法》第57条第6项之规定的“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情况下,即使推广用户设置的关键词造成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但由于推广用户对关键词及链接名称描述内容具有完全的决定权,只要关键词推广服务提供商在接到商标及企业名称、商号等侵权投诉后将被控侵权的网页链接予以断链,视为采取了必要措施,履行了通知删除义务,权利人无法请求法院判决关键词推广服务提供商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1000004
    2023 - 09 - 15
    作者:赵丹青在商标实务中,对于将与他人在先登记、使用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字号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文字申请注册为商标,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的,可以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主张系争商标对他人在先字号权的损害,要求将系争商标不予核准注册或者予以无效宣告。 若是反过来,将他人在先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应当如何进行维权呢?下面,我们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 案情简介 台联良子公司于2004年注册“良子”商标,核定使用在第44类服务上,即蒸汽浴室;按摩;公共卫生浴室;美容院;修指甲;高级理发店。台联良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于2005年、2006年均被授予全国“百佳诚信单位”“2005年中国十大行业隐形冠军”。2015年,良子获得创新医疗大赛180+项目,2016年获得中美健康峰会100+项目。《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台联良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20年,足间道良子公司成立,曾用名北京阿丽良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变更为现名称。经营范围包括健康咨询服务、体育健康服务、生活美容服务、足浴服务等。足间道良子公司在其店铺招牌、靠垫、毛巾、前台等处均突出使用“足间道良子”标识。台联良子公司发现上述行为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分析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本案中,台联良子公司涉案商标核准注册服务包括第44类的按摩、洗浴、美容理发,结合足间道良子公司经营范围、店招、店内装潢及宣传材料,足间道良子公司提供的是与涉案商标核定服务项目类似的按摩及足浴服务,两者服务类别相同。足间道良子公司未经台联良子公司许可,在经营场所的店招突出使用了与上述注...
  • 点击次数: 1000006
    2023 - 09 - 08
    作者:刘文娟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原《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及《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除进一步规范企业名称登记规则外,新《办法》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对在先权益的保护以及优化了企业名称争议解决机制。笔者具体总结如下: 第一, 扩大了企业名称登记审核范围,有利于快速、高效解决争议; 新《办法》之前,各县级以上企业名称登记机关在对拟登记企业名称进行审核时,一般仅针对本辖区内登记的在先企业名称进行审查。在其他辖区内的企业名称一般不在其审查范围内,这就导致了不同辖区企业字号的冲突问题。 新《办法》的实施扩大了行政机关的审查范围,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不同辖区企业名称的冲突。同时,新《办法》明确规定各地方企业名称登记机关可以受理处理企业名称争议纠纷,权利人可选择通过行政程序解决企业名称争议问题。对于经判定侵权的企业名称需要变更名称的,不需要权利人另行申请,可以得到更高效地执行。 第二, 协调了企业名称与其他类型知识产权保护的对接 新《办法》之前,对于企业名称侵犯他人在先权益的,一般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予以解决。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一般要求涉嫌侵权的企业名称已实际从事了商业活动。对于仅登记但未投入使用的企业名称,权利人往往束手无策。 新《办法》是直接针对企业名称的规定,不要求涉嫌侵权的企业名称已投入使用并造成实际的混淆后果。权利人认为他人企业名称侵犯了其企业名称合法权益的,可提起诉讼或请求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处理。 新《办法》弥补了之前企业名称争议解决上的不足,很好地将企业登记管理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相结合,有利于各部门法之前的...
  • 点击次数: 23
    2023 - 08 - 25
    作者:曲淼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我国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应对市场需求,不少企业选择了采用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的用工方式。但2012年《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及2013年《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颁布,使劳务派遣用工的限制变得更为严格。因此在实践中,劳务外包成为了劳务派遣改头换面的屏障,众多企业纷纷选择转向劳务外包,以减轻单位用工责任、节省单位用工成本,这就导致了“假外包、真派遣”的现象时常发生。本文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不同之处,来讨论实践中“假外包、真派遣”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 一、 对劳务外包的基本理解 1. 劳务外包的概念与特征目前,劳务外包在法律、行政法规层面无明确定义。根据各地条例、各级法院判决等可将劳务外包理解为:“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发包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劳务外包具有以下特点: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参照适用《合同法》承揽合同一章的相关规定;合同标的为发包单位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由承包单位自行完成该项业务。 2. 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1)标的不同・劳务外包的标的为“工作成果”:承包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力完成来自发包方的业务委托,向发包人交付工作成果,并提交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质量证明。・劳务派遣的标的为“劳动者”,用工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 (2)内在关系不同・劳务外包中,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是业务委托关系,发包方与劳动者不存在直接法律关系,承包方独立指挥命令劳动者完成业务委托,并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向被派遣劳动者直接行使指挥命令权。 (3)主体要求不同・劳务外包要求承包方具备相应的经...
  • 点击次数: 15
    2023 - 08 - 18
    作者:刘艳玲《民法典》合同编中的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根据技术的成熟度、交易双方的实力和市场交易环境的不同,技术商业化实现会使用到不同的合同。根据科学技术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登记情况表,全国登记的技术合同共有77250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44791.02亿元。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全国各省市中位于前五名。北京、江苏、陕西、广东和山东的技术合同项数在全国各省市中位于前五名。根据科学技术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技术流向情况表,前面列举的这些省和直辖市中,输出技术的合同成交额大于吸纳技术的合同成交额的有北京、上海和陕西;吸纳技术的合同成交额大于输出技术的合同成交额的有江苏、广东和山东。其中,广东省广州市输出技术的合同成交额大于吸纳技术的合同成交额。技术成交额是包括技术交易额、委托方或受让方购置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费用在内的总金额。根据合同登记管理的相关规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统一由卖方(进口合同由买方)按自愿原则在所属地域内选择登记机构进行一次性登记。为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需符合合同登记管理要求,且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应使用规范名称、完整准确地表达合同内容。为此,科学技术部印发有技术合同示范文本供交易双方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发布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范本和专利开放许可合同范本供交易双方参考。但实际交易中,根据交易背景和交易双方的情况最后签署的技术合同会各有不同。现介绍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的一份技术转移和技术许可协议[1]给读者提供信息参考之用,这是一份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 LLC和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之间于2010年签署的技术转移和许可协议。  首先是合同背景和目的。合同背景和目的能...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0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