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从美国后续申请制度看企业专利保护和布局

作者:刘艳玲


美国专利申请审查程序中包括临时申请、非临时申请(又称正式申请)、继续申请、部分继续申请和分案申请。

一份正式专利申请(非临时申请)需要包括说明书、附图和发明人签名的宣誓或声明书等。说明书需包括以下部分:发明名称、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文献、发明背景、发明概述、附图概述、发明的详细描述、至少一个权利要求和摘要。

申请人可以在发明初期提交临时申请,临时申请不需要包括权利要求和发明人宣誓或声明书。申请人需在临时申请提出后的12个月内提交非临时申请,否则USPTO将视为申请人放弃该申请。USPTO不审查临时申请。[1]

美国的专利审查程序如下:USPTO收到一份正式的专利申请A后,将由审查员对该专利申请A进行审查并检索现有技术,然后向申请人发出审查意见通知。审查意见中记载了或者全部或部分驳回该申请,或授予该申请专利权。申请人可以提交书面意见陈述来抗辩审查员的驳回。如果申请人收到的最后驳回的通知书(Final rejection),申请人此时有一个选择是可以提交继续申请(例如,专利申请B),该继续申请B的申请日与在先申请A的申请日一致。当然,对于专利申请A被驳回的情形,申请人也可以选择请求再审或继续审查申请A[1][2] 

USPTO也允许部分继续申请。例如发明人提供原始专利申请A之后,为加入他们对发明做出的改进,可以提交部分继续申请C。部分继续申请C重复在先原始申请A的重要部分,但加入在先申请A中没有公开的新主题。后增加的新主题的权利要求享有部分继续申请C的申请日。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继续申请需要在授权、放弃或终止在先申请A的程序之前提出。[1][2]

申请人通过提交继续申请,申请人有机会向USPTO争取比在先申请A更大的保护范围或者与在先申请A不同的保护范围。

美国的分案申请是指当一份申请D中涉及多个独立和不同的发明,不满足单一性要求时,USPTO可以使申请人分割该申请D,例如分割为申请D和申请E,以便分别审查这些独立的发明。分案申请E继续享有在先申请D的申请日。 [1][2]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制度的利用。

申请人BEE SIGHT LTD201823日(优先权日为201723日)提交了发明名称为 “MED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ERILIZING MEDICAL APPARTUS”的PCT国际申请PCT/IB2018/000155。权利要求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如下:

1. 一种提供医疗器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i. 提供包含在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内的一个或多个预填充注射器,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不可渗透湿气和/灭菌

ii. 提供第二保护容器,其包括或多医疗部件以及内含所述或多预填充注射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和

iii. 将第二保护容器包装在细菌不可渗透的包装内。

32. 一种医疗器械,包括:

或多个无菌预充注射器;

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其一个或多个菌预填充注射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不可渗透湿气和/或灭菌剂

第二保护容器或多医疗部件所述或多第一保护容器;和

包括所述第二保护容器不透包装。

PCT申请对应的美国国家阶段申请号为No.15/888020,两项独立权利要求同上。该美国国家专利申请于20201020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No. 10806850。授权权利要求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如下:

1. 一种提供医疗器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i. 提供包含在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内的一个或多个灭菌预填充注射器,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灭菌预填充注射器完全或部分填充有灭菌液体用于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其中该液体与环氧乙烷气体反应,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是不透湿气和/或灭菌剂的;

ii. 提供第二保护容器,所述第二保护容器包括一种或多种医疗部件所述包含一或多个已灭菌预填充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容器使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和

iii. 在将所述含有一个或多个灭菌预填充注射器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放入所述第二保护容器后,用环氧乙烷对所述第二保护容器进行灭菌。

22. 一种医疗器械,包括:

一个或多个无菌预填充注射器,其完全或部分填充有能够治疗人或动物的液体,其中该液体与环氧乙烷气体发生负面反应;

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菌预填充注射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不透湿气和/或灭菌剂,并包括不透水的、可移除的、无菌的盖子;和

第二保护容器包括一或多医疗部件所述或多第一保护容器,其中第二保护容器和所述或多医疗部件通过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其中,在将包括所述无菌填充注射器的所述第一保护容器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容器的空腔内后,用环氧乙烷气体对所述第二保护容器进行灭菌并密封。

申请人于202046日提交了部分继续申请No.16/840,899,相比于在先申请,其增加了新的主题,具体为附图3-7以及关于附图3-7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中独立权利要求如下:

1. 一种提供灭菌医疗器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气体部分或完全填充第一保护容器,该第一保护容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包装或未包装已灭菌注射器,其中该气体能够在第一保护容器的空腔内产生、改善和/或维持无菌环境;

密封所述第一保护容器;

所述第一保护容器包装在第二保护容器的空腔内;和

对第二保护容器和其内的内容物进行灭菌。

12. 一种医疗器械,包括消毒容器,其中所述消毒容器包括金属、玻璃、塑料或其组合,其中消毒容器包括消毒预填充注射器,其中消毒容器部分或完全填充有惰性气体,氧气或其组合,其中所述惰性气体、氧气或其组合能够完全或部分防止灭菌气体的进入,并且其中所述消毒容器的压力等于或小于约45/平方英寸 (PSI)

申请人还于20201019日提交了继续申请No.17/073,464,其是在先申请No.15/888020的分案申请,以及No.16/840899的继续申请。继续申请No. 17/073,464的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如下:

1. 一种提供医疗器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i. 提供包含在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内的一个或多个预填充注射器,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不可渗透湿气和/灭菌

ii. 提供第二保护容器,其包括或多医疗部件以及内含所述或多预填充注射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和

iii. 将第二保护容器包装在细菌不可渗透的包装内。

32. 一种医疗器械,包括:

或多个无菌预充注射器;

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其一个或多个菌预填充注射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护容器不可渗透湿气和/或灭菌剂

第二保护容器或多医疗部件所述或多第一保护容器;和

包括所述第二保护容器不透包装。

申请人的部分继续申请No.16/840,899经继续审查程序(RCE)后仍未获得授权,于20227 月放弃。继续申请No.17/073,464目前仍在审查中。在该发明技术创新中,申请人对原始申请No.15/888020的权利要求修改后尽快获得了专利授权,并且在专利授权前提交了一件部分继续申请和一件与原始申请权利要求相同的继续申请。原始申请的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删除了独立权利要求中最初描述的技术特征“包装第二保护容器且不透细菌的包装”,增加了其他技术特征,获得了一个不同的保护范围。

当产业进入到一个发展阶段,同一行业的竞争者们经常可能正在从事技术路线差别不大的创新,自专利申请提交以及公开后(通常产品也差不多或随后上市),专利申请人会密切关注市场中的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情况。当发现有利害关系的竞争对手时,申请人在申请的过程中可以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修改为涵盖行业中竞争者的产品(例如明显的直接侵权或间接侵权),从而在市场战略上遏制行业中的竞争者。

与此同时,在原始申请授权前提交一份继续申请,并动态检测市场情况和竞争程度,以为继续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修改提供指导。我们知道,依据美国的申请制度,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可以扩大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和增加新的独立权利要求(欧洲、日本和韩国审查过程中也可以扩大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此,申请人在技术创新后的至少6-7年处于一个保护范围非常宽泛的状态(可能的状态),同一行业的市场竞争者很难抄袭而不侵权,一旦侵权,侵权者将承担高昂的专利侵权诉讼成本和赔偿额,这对市场竞争者的抄袭起到了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技术的前6-7年大多可能正是专利产品(药品除外)利润丰厚的时候,高利润回报的可能又促进了创新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尾言

美国的这些相互关联又灵活的专利制度从顶层设计方面对市场参与者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支撑,这也使得美国专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企业在申请美国专利时可以考虑利用本文介绍的美国后续申请制度,申请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专利时也可以借鉴。

 

 

注:

[1] 罗杰谢科特, 约翰托马斯.余仲儒组织翻译.专利法原理[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197-199.

[2]1895 A Continuation, Divisional, or Continuation- in- Part Application of a PCT Application Designating the United States [R-07.2015] https://www.uspto.gov/web/offices/pac/mpep/s1895.html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1000006
    2025 - 04 - 25
    作者:常春摘要:在当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权利类型的多样化,不同知识产权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商标权之间的冲突,近年来在汽车、鞋服、电子产品等领域频繁发生。本文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无效案(第57220号决定)和"运动鞋"外观设计专利维持有效案(第563861号决定)两起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在先商标权冲突的法律适用标准、判断方法及实务应对策略,并给出乐法律适用标准的系统梳理与前瞻思考。 一、外观设计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框架与理论基础知识产权体系中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商标权在保护客体和功能上存在本质差异,却又在实践中常常产生交叉与冲突。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明确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而《商标法》第八条则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两种权利在保护目的上各有侧重——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产品具有美感的创新设计,防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该设计;商标权保护的则是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防止他人使用相同或近似标志造成市场混淆。 正是由于外观设计中可能包含具有识别功能的图案、色彩等元素,而商标也可能具有装饰性美感,二者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保护客体的重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专门针对这一问题作出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这一条款确立了商标权等在先权利对外观...
  • 点击次数: 100007
    2025 - 04 - 18
    作者:王辉对于待岗没有合同约定,亦没有制度规定,就待岗事宜也未与员工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仅凭一纸通知强行安排员工待岗,在该种情况下,员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权?且看下文案例及本文律师浅见。一、实务案例◆案例1:(2023)京01民终3298号某股份公司与李某签订了自2013年8月26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1年1月18日某股份公司向李某发送内容为《待岗通知书》的电子邮件,载明“……一、待岗原因。因公司业务调整,您所在部门整体撤销,而您未服从调岗也未竞聘新的岗位,造成目前无部门和岗位接收,已待岗数月,经数次协商,截至目前未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考虑到稳定员工就业关系及基本生活保障,以及企业现实困难等因素,公司不行使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即日起通知待岗。二、待岗起始时间:2021年1月18日。三、待岗终止时间:竞聘公司新岗位成功。四、待岗期间待遇:……按照工作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待岗期间,公司不安排工作任务,无特殊情况不需到岗。……待岗期间相关补助不再发放……”2021年1月20日李某回复邮件称“对于公司2021年1月18日出具的待岗通知书,我完全不认可并且不接受。后李某以要求某股份公司支付工资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该委作出京海劳人仲字[2021]第9220号裁决书。李某对裁决不服提起诉讼,主张某股份公司应向其支付自2020年9月26日至2021年7月25日期间的工资差额共计306590.53元。一审法院认为,某股份公司通知李某自2021年1月18日起待岗,李某明确表示不同意待岗,并经常询问工作任务,某股份公司并未安排工作。某股份公司未举证证明存在企业停产停业等合法合理安排待岗的情形,亦未就待岗安排及待岗期间的待遇与李某达成协商一致,应自行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因此,被安排待岗期间李某之所以未能正常提供劳动,系因某股份公司未依据劳动合同...
  • 点击次数: 100010
    2025 - 04 - 11
    作者:杨秀芸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享受网络购物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类纠纷也随之而来。实践中,消费者因网购产生纠纷,通常会将卖家与网络平台一并起诉,这种情况下管辖法院怎么确定?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深入分析网络购物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原则及具体应用。 一、案例对比分析 案例一:(2024)最高法民辖52号 案情:原告苏某在转转网购平台(北京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2”)在苏某(以下简称“被告1”)所开的网店,购买了一部华为手机,被告1宣传此店所售产品为全新原装国行正品,收到手机后,发现手机为二手机。原告认为被告1虚假宣传,以次充好,已构成欺诈,被告2转转平台亦应承担连带责任。故原告向其收货地辽宁省瓦房店市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1返还购物款,赔偿购物款三倍的损失,维修购物款,被告2承担连带责任。被告2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请求将案件移送至北京互联网法院。 本案分析: 1、明确诉讼请求。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要求被告1支付三倍赔偿金,被告2承担连带责任。2、根据诉讼请求判断法律关系。三倍赔偿属于惩罚性赔偿请求,请求权基础为法律规定的侵权赔偿责任,由此提起的损害赔偿请求之诉应当认定为产品责任纠纷。故本案应当依照产品责任纠纷确定管辖。3、确定管辖法院。本案中,原告住所地为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被告1住所地山西省阳曲县,被告2住所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虽然本案中网络购物收货地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但不能就此认定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为案涉侵权法律关系的侵权行为地,也不能认定该地为案涉产品的制造地、销售地,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及《民诉法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被告2住所地在北京,符合北京互联网法院管辖条件,因此,北京互联网法院...
  • 点击次数: 1000012
    2025 - 03 - 28
    作者:赵丹青 不同于普通商品广告,药品由于其治病救人、直接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特殊性,对于药品的广告,我国设立了严格的监管措施。 根据药品的属性,不同药品在广告方面的规定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特殊药品不得作广告,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作广告。第二、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作广告。并且应当显著标明本广告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第三、非处方药可以作广告,但广告的内容受到严格限制,包括但不限于:1、药品广告的内容不得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不一致,并应当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2、非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3、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4、不得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5、不得与其他药品进行功效和安全性比较。6、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同时,我国对于药品广告实行审批制度。发布药品广告,应当向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有关材料,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且,药品生产企业不得篡改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伴随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所谓私域如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里发布药品广告,也应遵守法律法规,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尽到审核、把关义务,否则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如果广告中涉及的药品为处方药,显然朋友圈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那么该广告发布行为就构成违法发布处方药广告。即便该药品为非处方药,该广告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等都需要仔细审核。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判断药品广告的真实性...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铭盾MiNGDUN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5 铭盾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